

共創未來|銀發牧業常務副總裁李建房與行業同仁共話高質量發展養豬業策略
CPICP第七屆年會——暨豬業創新高層論壇
此次CPICP(全稱“中國豬產業鏈生態圈平臺”)第七屆年會-暨豬業創新高層論壇于11月26日-27日在CPICP大講堂騰訊會議上以直播形式召開。
會議內容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4.食品品牌營銷創新
- CPICP第7屆年會暨豬業創新高層論壇 -
養豬技術日新月異,配套系種豬的培育及突破性研究也不斷涌現,生豬飼養管理技術和設備不斷革新,河南銀發牧業常務副總裁李建房作為代表企業受邀參加【高質量發展養豬業的策略】年會圓桌論壇。
高質量發展養豬業策略
主持人楊磊楊總(蘇州本愿農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結合全國生豬養殖市場的企業數量、養殖規模、養殖技術、疫病防控、價格等各類指標,綜合評估指出河南市場生豬養殖環境競爭激烈,河南銀發牧業作為河南生豬體量較大的實力型農牧集團企業,對以下問題做出分享:公司在向豬業高質量發展方向上,制定了哪些戰略?“踩坑”與如何“避坑”?銀發牧業常務副總裁李建房作為揚州大學的獸醫博士,中國豬業高質量發展在健康上應該怎么定位?
對話銀發牧業
銀發牧業李建房李總對于楊總總結的上述河南省生豬養殖壓力現狀表示認同。河南銀發牧業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至今已有25年,主要經營板塊有種豬、飼料、生豬物流運輸等。銀發牧業經歷了從1997年開始飼料技術的研發與生產,到2009年成立養豬事業部。我們秉承與上下游合作伙伴“同合作共發展”的宗旨,堅持公正行商的原則,并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注重工業生產以及養殖技術更新、管理創新、人才革新等戰略方向,用工業思維來經營農業,“春種秋收”不做“投機性經營”,堅持實實在在做好養豬業。
盤點2022年 踩過的那些“坑”
在2022年生豬形勢變幻莫測的這一年,“豆粕價格暴漲、豬只疫病環境復雜、疫情下物流配送受阻等,對于企業來說都是在從“活下來”到"低成本掙錢”的邊緣線努力生存。眾多養殖企業的“踩坑事件”也屢見不鮮:例如,形勢不好時,滿負荷運營;育肥豬掙錢的時候,但更多的仔豬又推向了市場等等。關鍵是企業接下來怎么有效、及時地去避坑,例如企業對于短期和中長期經營方針及時調整與重新制定,重振信心并重拾市場,想避坑更重要的是企業對自身能力做好綜合評估,并制定適合自身發展的戰略目標。
怎么調整養豬高質量發展戰略目標
在企業向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我們育種方面也朝著豬業發展高要求方向持續邁進,根據我們育種部最新數據:2022年我們做到了最好的一頭大白母豬,可達到100公斤矯正日齡為107.76天的突破;另外根據銀發牧業研發試驗場得出的最新數據:70日齡達到31.8kg,其中最大的達到了36.4kg!全程料肉比達到了1.33(正常生產的情況下),并根據奧飼本系統測定的豬只生長情況:50kg-150kg豬群日增重可達到1kg以上。這些都是基于公司自身能力的提升(人才梯隊的建立、管理創新等方向),有了足夠的能力再去定位和制定企業高質量發展戰略目標。
- 育種成果相關數據 -
楊總提出:李總作為獸醫從中國豬業健康角度出發,怎么定位養豬業發展的“高質量”?銀發牧業李總認為,中國豬業想短期內把中國的豬都凈化并達到歐洲的健康水平較難,因為中國養豬業體量太大,尤其是在非洲豬瘟來臨后,我們選擇了不一樣的處理方式并快速恢復了產能。個人觀點認為,需要有10%的高質量豬群來做到疾病的凈化;另外90%的豬只在疾病上僅能得到有限的凈化。
基因是根本,營養決定成績, 人才是關鍵,以及完善的體系才能解決豬業高質量發展的問題!
關于文章
圖片 | CPICP論壇
供稿 |市場部
審核 |法務部
相關產品